2025 年 4 月 22 日下午两点半,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系在立志楼 A415 召开教职工会议,围绕学校关于专业和培养方案优化调整的要求,针对教学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。此次会议旨在优化培养方案,推动教学改革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
会议伊始,系主任李正阳老师强调了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性,指出教学改革是提升专业竞争力、满足社会需求的关键。在对《两优方案》的学习研讨中,专业定位与产业适配度成为讨论焦点。随着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统计领域的广泛应用,专业如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,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统计人才,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。老师们提出专业应加强与新兴技术的融合,增设相关课程,如金融大数据分析、大数据环境下的强化学习等,使学生掌握前沿技术,增强就业竞争力。
课程内容滞后性也是会议热议话题。老师们反映,部分课程内容陈旧,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、新技术的需求。为此,老师们认为应建立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机制,定期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课程设计,将行业最新案例和技术融入教学。例如,在数据挖掘课程中,引入企业实际数据分析项目,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,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短板,会议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。比如,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,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,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锻炼实践能力。同时,鼓励老师参与企业实践项目,将实践经验带回课堂,提高实践教学指导水平。老师们也表示,将在日常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比重,通过课程设计、项目实践等环节,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。
在“一课一议” 环节,老师们结合新一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,对核心课程进行深入讨论。从课程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到考核方式,逐一分析,制定详细的行动方案。如在多元统计分析等课程中,老师们计划增加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环节,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;在统计软件与应用课程中,优化教学内容,紧跟软件更新步伐,让学生掌握最新的数据分析工具。
此次会议成果丰硕,明确了教学改革方向和重点。下一步,统计系将按照会议讨论结果,积极推进教学改革,落实各项行动方案,确保教学改革取得实效,为培养高素质统计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一审 李正阳二审 彭秀芬三审 汪卫